5月8日上午,外国语学院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刘建达教授为我院教师作《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外语教学》的学术讲座。讲座在弘文1-213举行,由浦立昕院长主持。
刘建达教授开宗明义,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指出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已无法更好适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援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需建立“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四位一体的新型评价体系。“外语教育不仅要考核语言能力,更要关注家国情怀与全球胜任力的协同发展。”刘教授通过对比中国外语能力等级量表与国际标准,阐释了形成性评价在推动教学范式转型中的核心作用。针对数字化转型浪潮,刘建达教授提出“智能技术+人文教育”双轮驱动模式,并现场演示ChatGPT辅助的个性化学习分析系统,揭示AI在动态监测学习轨迹、优化教学策略中的独特价值。关于大学外语教学,他结合《领航大学英语》教材开发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多模态数字资源创设沉浸式学习场景,在文化翻译实践中强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

在座谈环节,刘教授与教师代表就“AI时代的外语专业发展”“翻译专业与翻译硕士点建设”"AI赋能的课堂观察量表开发""跨学科课程评价标准制定"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本次讲座为学院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培育卓越外语人才提供指导,也为赋能教师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具有良好的师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