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学科建设

页面
分享

外院举办2025年第3期“海棠”党员先锋论坛暨“相约星期四”活动

信息来源: 作者:于子建 张淑婷 责任编辑:谭明贤 审核人:史红梅 发布日期:2025-05-09 VIEWS

5月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弘文1-217邀请刘珍珍老师做客由外院举办的2025年第3期“海棠”党员先锋论坛暨“相约星期四”活动,作题为《AI时代下翻译教学与研究转型路径探索》主题讲座,活动由副院长史红梅主持,外院翻译系教师及其他系部部分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刘珍珍副教授从全球翻译教育发展趋势切入,系统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专业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计算机+翻译"跨学科专业的兴起与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论证复合型翻译人才培育的必然性,强调构建人机协同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其展示的智能翻译教学平台实时互动功能,生动呈现了AI技术赋能课堂的实践场景。

其次,刘珍珍结合十五年教学实践,深度解析当前翻译课堂面临的三大挑战:学生工具依赖性与思辨能力弱化、技术更新速度与教学资源滞后的矛盾、AI工具伦理规范缺失等问题。通过"ChatGPT文学翻译失真""DeepL术语误译"等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常见技术应用误区,提出"双师型"(教师+AI)教学改革方案。

随后,针对学术研究转型,刘珍珍创新性提出"学术研究者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对中外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揭示人工智能在文献综述、语料处理、成果可视化等环节的应用价值,并现场演示AI辅助研究工具在翻译学论文写作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为师生科研创新提供方法论指导。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阐释、案例剖析与工具演示的多元形式,为翻译专业教师厘清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方向。与会教师就"人机协同评价体系构建""传统文化智能翻译库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本次论坛为外国语学院推进新文科建设、培育数字人文研究特色提供了重要思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