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党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5月12日,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董春萍为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主题为“学习党史汲取力量 教书育人砥砺前行”的党课,并组织开展党史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董春萍老师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支部书记董春萍老师上党课,交流了自己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她提出学党史是悟思想的前提,学党史要坚持“学”字当头,通过线上线下“认真学”、实地参观“重温学”、专题教育“引导学”、掀起“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党史学习对于党员来说意义深远,能认识到只有认清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才能把很多问题看得深、把得准。在座的教师党员们都要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学好党史这一本严肃的“教科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
党课结束后,党支部成员各抒己见,积极分享自己的党史学习心得与体会。
谭焱老师谈到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中能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面推进。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文化多样性的教学,同时扩展科研视角,帮助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远意义与精神内涵。
冯燕老师补充道,我国外交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离不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疫情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中国的“朋友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可以用于思政教学。
包威老师在学习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一文后深有感触,党的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党员代表如焦裕禄、王杰、雷锋等等,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并通过课堂传递给青年学生们。
谷风云老师对书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一文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刻体会到中国通过艰苦探索,努力奋斗,人民一步一步从实现温饱到实现小康,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样的成就振奋人心,在未来,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刚老师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们现在取得的辉煌成绩的基础。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国家发展的建设太慢,从而否认这三十年的历史作用,殊不知,没有土地革命、妇女解放、公有制确立等社会主义制度改造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可能实现的,用改革开放以后的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极端错误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本次交流会,不仅提升了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务能力,也在引导党员们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担当作为。同时,启发党员教师们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而不懈奋斗。

(审核: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