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弘文1-217举办2025年第6期“海棠”党员先锋论坛暨“相约星期四”活动。本次活动特邀秦苏云老师作题为《县域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观与提升策略——基于“县中振兴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支持研究”》的专题报告。活动由史红梅副院长主持,副院长潘娟、王玉山及师范专业专任教师共同参与。
秦苏云老师从当前教师的生存现状出发,结合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引出研究主题。她指出,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身份认同问题是影响县域高中教师成长为“强国之师”的关键,并进一步聚焦“县中英语教师”群体,深入剖析其“招得到人却留不住人”的现实困境。

在理论层面,秦老师以“教师身份协商”为逻辑框架,围绕“教师身份认同”的协商性展开分析。她结合博士论文内容,采用教师身份协商的双重一致性逻辑作为分析工具,分三个阶段展开研究设计:第一阶段通过叙事探究,从教师故事中理解身份协商;第二阶段借助量化研究,聚焦县中英语教师的认同现状;第三阶段通过深度访谈,回归具体语境,还原教师身份认同的真实故事。她指出县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总体呈现“心理一致性高于互动一致性”的趋势。秦老师借助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教师从身份冲突走向身份协商的循环机制,并从认知、行动与情感三个维度提出转变路径。

最后,秦老师从制度支持、组织环境与个人发展三个层面,探讨了助力县中英语教师构建积极身份认同的可行策略,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她指出,问卷调查中部分数据的不认真回应现象,实则反映出教师对身份认同的隐性抗拒。这种“数据的沉默”不仅揭示了教师所处的复杂现实语境,也拓展了研究边界,推动研究者自身从旁观者转变为县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行者。
本次活动以县域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为主题,搭建了学术研究与党建融合的交流平台,引发师生深度共鸣。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师发展研究,助力县中教育振兴,为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