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反歧视】如何消除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三)

作者:庄小涵 时间:2016-12-28 点击数:

【艾滋病反歧视】如何消除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三)

作者:庄小涵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8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有79%来自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和互联网,其余的依次为宣传栏、课堂、家庭成员等。一方面,媒体的开放与信息的快捷的确为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开放的媒体在报道中也难免存在着失真和误导的可能。因此,如何正确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据青岛新闻网报道,目前强化大学生“防艾”理念刻不容缓。针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与防范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和获得途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郭兰教授认为,“朱力亚事件”至少给予了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两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强化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理念非常重要。对恋爱、性、艾滋病这些话题,高校不应回避,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探讨两性关系。高校也可以开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公选课,引导学生正确了解性,加深对恋爱、婚姻、家庭的认识。恋爱中的女孩子比较感性,如果男孩子坚持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而要求发生性行为的话,女孩子一般都会顺从男孩子,但其日后很容易受到伤害。就像中国人大都不习惯戴安全带,交通意识淡薄,导致路面存在安全隐患一样,很多大学生的安全性行为意识也非常淡薄。高校应强调大学生恋爱中的安全性行为和责任意识,“我选择,我负责,注意对双方的保护”。第二、要加大对高校同性恋群体的健康教育力度。高校同性恋群体往往容易成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者忽略的对象。事实上,同性恋者也是容易感染上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大学生同性恋中男性占3%—4%,女性占1%-2%,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而且随着各高校的逐年扩招,这个群体还将进一步的扩大。同性恋不被社会认可,隐蔽性强,但他们有固定的圈子和活动场所,同性恋者通过肛交等不洁性行为很容易感染上疾病,如艾滋病。因此,高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也要花大力气加强对大学生中同性恋群体的关注。作为一个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了解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整个社会对这一问题的了解程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的侵害对象为20—40岁的年富力强的青年人和成年人(在我国,20—29岁年龄组感染艾滋病的人占到了全国艾滋病患者的51.9%),而这些人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不发生婚前性行为,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之类的医疗用具,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穿耳洞、纹身、文眉、针灸等,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不与他人共用可能刺伤皮肤的日常用品等都是预防感染HIV病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为易受侵害的人群,我们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远离艾滋病,还可以带动社会其他成员,有效地减少艾滋病的蔓延。作为我们大学生们可以从饮食、行为等多方面避免感染HIV病毒,正确对待男女恋爱问题,洁身自好,增强防范意识。其次,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艾滋病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正如濮存昕通过媒体对大众呼吁:“给艾滋病患者多些宽容,给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

(文章录入: 审核: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邮编:223300 版权所有 ©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苏 ICP 备:05071367号